close

談到體重控制,內行人都知道不能光看體重計上所顯示的數字,還須注意你的「身體質量指數」及「基礎代謝率」,前者是指體重相對於身高的比值,後者則關乎卡路里的消耗。

 

【維持生命所需】

  基礎代謝率(The basal metabolic rate,BMR)是指一個人在「標準狀況」之下的能量消耗,在這狀況裡,身心處於最舒服的狀態,好比在進餐後的12到18小時、室溫最舒服時;此時,有些能量是為了提供給維持生命的器官(如腦和肝)運作所需的活動力,但多半是用來保持體溫。

  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都不同,影響的因素除了遺傳之外,也和環境因素有關。這環境因素包括:年齡、飲食、運動等。然而,同時受到遺傳和環境影響的,也包括腺體分泌多少荷爾蒙及個人的身高如何。因此,雖然體重似乎是受到遺傳影響,但除了遺傳因素,基礎代謝率也和吃的食物及運動頻率密切相關。

 

【八項相關因素】

  以下介紹和基礎代謝率息息相關的八項因素:

1.身體表面積

  基礎代謝率和身體表面積最有關係,而和身高或體重較不相關;身高較會受制於基因,體重則同時和基因及環境有關。

 

2.年齡

  就身體表面積每平方英吋來算,小孩的基礎代謝率高於成人;此外,隨著年齡增長,基礎代謝率也會逐漸降低。

 

3.節食

  節食會降低基礎代謝率。身體降低基礎代謝率,是為了維持處於挨餓狀態的身體所需。

 

4.體溫

  體內溫度每增加攝氏0.5度,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7%,而在體溫更高時,身體的化學反應就更快;因此,病人若發燒到42度高溫,其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50%。

 

5.體外溫度

  置身於冷溫中,身體會增加基礎代謝率,以便製造額外的熱度以供應體溫所需;而長時間暴露於高溫之下,則會導致基礎代謝率逐漸降低。

 

6.內分泌腺

  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就好比催化劑,會加速身體新陳代謝;如果罹患嚴重的甲狀腺毒症,分泌太多甲狀腺素,基礎代謝率會加倍。如果罹患黏液水腫症而分泌太少甲狀腺素,基礎代謝率可能會降低到正常值的70%。 腎上腺素也會增加基礎代謝率,垂體前葉 (anterior pituitary)也會直接透過促甲狀腺荷爾蒙(thyrotropic hormone)影響基礎代謝率。

 

7.食物

  由於消化需要能量,攝取食物會刺激新陳代謝,平常攝取各類食物混合的餐食,每天的新陳代謝會增加50-150卡。

 

8.運動

  從事肌肉運動,會加速新陳代謝;從事劇烈運動時,新陳代謝會增加達16倍之多。

 

【基礎代謝率算法】

  根據 Harris-Benedict方程式,基礎代謝率的算法如下:

男性:66+(13.7x體重)+(5x身高)-(6.8x年齡)
女性:655+(9.6x體重)+(1.7x身高)-(4.7x年齡)

  體重是以公斤為單位,身高則以公分計算。
例如一個68公斤重、168公分高、21歲的男子,其每天的基礎代謝率(BMR)是:66+(13.7x68)+(5x168)-(6.8x21)=66+932+840-143=1695卡

 

【男女天生有別】

  Harris-Benedict 方程式對於男性與女性的基礎代謝率有不同的算法,主要是由於在一些特別的組織上,男女有著極大的差別:

  肌肉:男性佔45%、女性佔36%。
  骨頭:男性佔15%、女性佔12%。
  總體脂肪:男性佔15%、女性27%。
  其他組織:男女各為25%。

  ※女性脂肪中有 12%是必需脂肪,為生殖所需,男性的必需脂肪則只有3%,剩下的貯存脂肪,男性是12%,女性則是15%。

  

關乎健康狀態與體重控制的基礎代謝率,國外研究提出了下列重要的比較:

【多項重要比較】

⊕年紀越輕,基礎代謝率越高。
⊕越是高瘦,基礎代謝率越高。
⊕組織裡瘦肉越多,基礎代謝率越高。
⊕體溫越高,基礎代謝率越高。
⊕壓力越大,基礎代謝率越高。
⊕環境溫度越冷或越熱,基礎代謝率越高。
⊕越是空腹,基礎代謝率越低。
⊕營養失調越嚴重,基礎代謝率越低。
⊕甲狀腺素分泌越多,基礎代謝率越高。
⊕孕婦和小孩有較高的基礎代謝率。

了解基礎代謝率、會算基礎代謝率,你才能既苗條又健康。

資料來源: http://www.twbbs.net.tw/163030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ndra 的頭像
    Sandra

    Sandra 生活隨行本

    Sand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